当TA老了,当TA记不住了,当TA手颤抖了,当TA动作越来越慢……
这是帕金森,不是中风……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多在60岁以后发病。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手脚或身体的其它部分的震颤,身体失去了柔软性,变得僵硬。流行病学显示,>65岁人群患病率约1%,即100位老人有1位不幸患病。
中风是以突然晕倒、不省人事,伴口角歪斜、语言不利、半身不遂,或不经昏仆仅以口歪、半身不遂为临床主症的疾病。因发病急骤,症见多端,病情变化迅速,与风之善行数变特点相似,故名中风、卒中。
从1817年发现至今,帕金森病已经历200年。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可能吞噬老人健康和幸福的颤抖。
这些症状可能是苗头
帕金森的症状可不只有颤抖,细心的子女还要留意父母是否有以下症状,如果超过半数的都回答“是”,那就赶紧带老小孩去医院就诊吧!
1. 看看父母的走路姿势,是否只能小碎步慢吞吞,还容易摔倒。
2. 检查父母对气味的辨识度,有可能他们闻到的气味跟你不一样了。
3. 问问父母是不是还记得这几天做过或发生的事,有可能他/她连刚刚早餐吃了什么也不记得了。
4. 数一数父母上厕所的次数和时间,看看他们是否尿频尿急便秘。
5. 看看父母是否有黑眼圈,是否每天都不开心。
有研究发现,帕金森患友的身体存在严重的菌群失调,缺少有益菌或可加重病情。
200年前,英国的一位外科医生James Parkinson发表了一篇关于“震颤麻痹病”的论文,60年后,为了纪念他,这种疾病被命名为“帕金森病”。
一直以来,科学家们在研究治疗方法时,都着眼于“脑”,除了发明可以激活脑中神经元的药物,大胆的科学家更是用上了电场直接刺激大脑的方法。
在人都觉得“方向无比正确,只是需要时间”的时候,来自德国法兰克福大学的Heiko Braak教授突然给了研究人员们“一记棒喝”:帕金森病的源头不一定只在大脑中,它还存在于肠道里。
补充有益菌,或有助于患友提高健康生活质量。
脑立体定向仪帕金森微创技术
研发背景:
脑立体定向仪技术是863项目产品。该成果主要用于脑外科手术中的手术规划、导航和立体定向,由解放军海军总医院神经外科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机器人研究所和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联合研制,同时采用了先进耶鲁大学研发的机器人手臂技术,经医生论证,具有先进先进水平。这种先进上尚无同类产品的神经外科脑立体定向手术设备,将手术规划系统、导航系统与手术平台完美地结合在一起,拓宽了应用范围、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减轻了病人痛苦。该设备的成功应用,深受广大医生、帕金森患者的好评。
治疗原理:
通过CT或核磁共振融合,在三维空间下由手臂立体定向下(比喻:GPS定位下巡航导弹攻击目标类似),误差低于0.1毫米,能迅速、利用微电极定位帕金森患者脑内震颤和僵硬细胞准确位置,通过监测细胞水平信号,用一根比头发丝还要细的导针进行地神经毁损修复,同时直接输入神经细胞因子修复受损多巴胺能神经元,达到临床功能性的恢复,生活自理的目的。
技术优势
1、定位准、不开刀、创伤小
用影像学定位(CT、MRI或DSA)和立体定向仪引导来构建三维立体的脑部结构图,应用先进耶鲁大学的机器人动力机械臂,通过靶点定位后,动力机械臂能以0.1mm的重复精度保持稳定的轨迹,误差低于0.1毫米,确保手术准确无误。
2、术后治疗立竿见影
临床治疗案例15000余例,并发症发生率< 0.5%。手术时间平均半个小时,只需局部麻醉,在患者清醒下进行,大多数患者于手术即可见效,即可进流食,病情较轻者第二天即可下床活动。
3、解决了以为细胞刀毁损术等神经外科手术创伤大,靶点定位不准确,术后并发症多的弊端。
医院设有神经内科、神经外科、骨科、中医科等多个科室,专业治疗癫痫、小儿脑瘫、脑血管病、帕金森、脑萎缩、头痛眩晕、脑肿瘤等脑部疾病。
温馨提醒:帕金森疾病严重危害患者身心健康,及早治疗就意味着有更大可能治疗,如果一拖再拖后果难以想象,建议患者及早接受治疗,如果还有什么疑问,随时点击咨询了解详情。或者拨打健康热线:028-68760707与医生一对一咨询。
下一篇:帕金森早期,寿命还有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