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认为脑中风没有前兆,发生时就比较急。但对于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的慢病人群来说,往往中风前会有一定的前兆,我们一定要引起重视。比如我们的眼睛,不仅是心灵的窗户,更是全身血管健康状况的"显示屏"。当血压持续升高时,脆弱的眼底血管往往最先"报警"。
01眼球充血:可能不是熬夜那么简单
很多高血压患者发现眼睛发红时,第一反应是"昨晚没睡好"。但若频繁出现不明原因的眼球充血,特别是伴随头痛、眩晕时,意味着头面部的血管压力过大,颅内血管变脆,脑出血的发病风险增加。这种眼球充血往往呈现片状鲜红色,与普通红血丝有明显区别。
02视物模糊:不只是老花眼
突然出现视力下降,看东西像隔着一层毛玻璃,很多中老年人会误以为是老花眼加重。实际上,这可能是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动脉痉挛或眼底出血。更危险的是短暂性黑朦——突然眼前发黑几秒钟又恢复,这常常是脑梗的前兆症状。
03视野缺损:最容易被忽视的警报
视野缺损通常表现为一侧或双侧视野部分丧失,即某个方向看不到东西,或者出现明显的盲点。患者描述时,常常提到炒菜时看不到单侧的锅沿,或者坐在沙发上时,看不见茶几左侧的物品,但只要换一下位置,又能立刻看见东西了。可能是脑部视觉中枢供血不足,或颈动脉斑块脱落堵塞血管。若伴随头痛、肢体麻木,请及时就医。
04其他伴随症状
频繁畏光、流泪,或自觉“眼沉”“眼皮发紧”,可能与脑部缺血导致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相关;突发剧烈眩晕、站立不稳,伴恶心呕吐,需警惕后循环(小脑、脑干)梗死,因该区域负责平衡与前庭功能。
这些“假象”易掩盖中风风险,别大意!
01“低血糖”VS“小中风”
低血糖常伴心慌、手抖、冷汗,补充糖分后迅速缓解;而小中风的眼前发黑多无明显饥饿感,且可能伴随肢体麻木、言语不清等其他症状。
02“视疲劳”VS“神经压迫”
长期用眼过度的复视、眼胀休息后可缓解,但若突发持续性复视、眼球活动受限,需排查脑血管问题。
西南脑科专家提醒:预防脑梗塞的发生,控制好危险因素很重要,做好以下3点:
01注意日常生活习惯
要戒烟戒酒,饮食要清淡,每天要坚持适量的运动。
02注意控制“三高”
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各项指标要达标,有冠心病房颤的人群,要管理好基础疾病。
03遵医嘱用药
一定要遵医嘱按时用药,定期检查各项指标是否在正常的范围内,根据医嘱调整用药。
这是天线猫·dedeCMS站群文章更新器的试用版本更新的文章,故有此标记(2025-04-19 14:49:52)
下一篇:没有了